中南大学自考咨询电话:0731-88828943     QQ咨询:657085076
设为首页 | 录取查询 | 网上报名
中南大学自考招生办咨询QQ
中南大学简介
    中南大学坐落在我国历史文化名城长沙市,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综合性大学。学校是国家首批实施“211工程”重点建设的高校,也是国家“985工程”部省重点共建的高水平大学。

  经过60年的建设,学校已由一所单科性的教学型学院发展成为工、农、文、理、经、管、法、医、教多学科综合发展的教学研究型大学。
1.在本网站了解我校自考招生相关情况,招生热线:0731-88828943,在线QQ:657085076。
2.报名时带好身份证、身份证复印件2张、1寸蓝底彩照6张,2寸蓝底彩照4张。
3.报名须交一年的学费以及其他相关费用。
4.经审查合格后发录取通知书。

制度的力量——《人民日报》记者专题采访黄伯云校长发布时间:2011/2/24    人气:2750

    2011年2月12日,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》颁布实施三十周年纪念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。国务委员刘延东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,中南大学校长黄伯云作为高校代表在大会发言。会后,《人民日报》记者专题采访黄伯云校长。 


【记者】黄校长您好!我们注意到,您在发言中提到“30年来,学位制度发挥出巨大的制度力量,推动我国高等教育规模与质量协调发展”,请问,您是如何理解《学位条例》颁行的意义和作用的? 
【黄伯云】
 这还得从邓小平同志说起。改革开放前,我国建立学位制度的多次努力都未获成功。1979年11月1日,小平同志再三强调,只有建立学位制度,人才辈出才有希望,人才问题不从制度着手是无法解决的。可以说,30年前颁行的《学位条例》,是小平同志法治思想在科教战线的贯彻落实,是我国科教事业发展的第一个国家立法,它标志着新中国学位制度的诞生,也标志着新中国教育走上了法制化发展轨道。30年来,我国科教事业的伟大成就离不开学位制度的重要促进作用。 
    第一,学位制度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科技专门人才的成长。《学位条例》设置学士、硕士、博士三级学位,丰富和优化了人才培养的层次结构,为年轻一代创造了更多的求学深造机会,也为高等教育开拓了更大的发展空间。30年来,我国立足中国特色的学位制度,独立培养了近2000万名学士、300多万名硕士和博士,为科研队伍弥合了“人才断层”,为经济社会发展输送了生力军,为各行业造就了领军人物。 
    第二,学位制度极大地促进了我国高校学科水平的提高。《学位条例》明确了学位授予质量标准。30年来,国家与时俱进,建立健全学位授权单位及其学科专业质量评价体系,调整学位授予层次结构和区域布局,通过11次硕士、博士学位授权审核和3轮重点学科评选,以及实施“211工程”和“985工程”,不断提升学位授予质量,增强学位工作服务社会发展的能力,推进本科教学“质量工程”、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和高等教育基础平台建设,加快创建世界一流学科的步伐。 
    第三,学位制度极大地促进了我国高校创新能力的提升。《学位条例》强调科学研究在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中的重要性,强化高等教育的科研职能。30年来,我国高校特别是重点高校坚持瞄准国家需求和学科前沿,汇聚创新人才,构筑创新基地,形成了智力密集、学科综合和学术交流广泛的创新优势。从2005至2009年所产生的8项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,高校就占了7项。2010年的国家三大奖通用项目中,高校占71.5%,比2009年增加了3个百分点。这充分说明,高校在《学位条例》的鼓舞和激励下,已成为我国自主创新的重要力量。 
【记者】您从宏观上介绍了《学位条例》颁行对我国高校乃至国家发展的重要意义和作用,能否再结合中南大学的情况具体地谈谈? 
【黄伯云】我校在2000年由中南工业大学、湖南医科大学和长沙铁道学院合并组建而成,但研究生培养却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三十年代的医学教育。解放初,我校招收了国内有色金属领域的第一批研究生。1978年,国家恢复研究生教育,原三校当年共计招收研究生100名。1981年,《学位条例》颁布实施,原三校均成为首批硕士、博士学位授权单位,学位与研究生教育驶上发展的快车道。2010年,我校硕士生和博士生招生规模分别位居全国高校第10位和第11位,在校研究生1.8万人,在读本硕比接近2:1,已初步形成适应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建设的人才培养格局。 
    我校30年的发展折射出我国高等教育30年的辉煌,反映出《学位条例》的颁行对高等教育发展的推动作用。《学位条例》确立学位制度,把创新能力培养看作确保学位授予质量的关键,对我校的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,具体说来: 
    一是重引强培,集聚创新力量。学位制度对学校发展最直接的促进作用,是促使我们注重培养一批又一批极富创新潜力的研究生,吸引和造就一代又一代的学科领军人才。目前,我校博士学位教师比近50%。在由我校培养、毕业留校至今的研究生中,产生了“973”项目首席科学家4人,“国家教学名师”4人,“长江学者”15人,“国家杰青”18人,国家“百千万人才工程”国家级人选16名,以及国家学科评议组成员、“863”领域专家等一批有影响的专家学者。同时,我校20个省部级以上创新团队、近60个国家和省级重点学科的学术带头人,大都是自己培养的研究生。学校还吸引了一批国际一流学者和国外名校博士。近10年来,我校依靠学位制度集聚的创新力量,承担“973”首席项目10项,参与国家中长期科技重大专项9项,获国家科技三大奖53项,其中独立承担和作为第一完成单位的成果33项,为我国资源保障和节能降耗、国防安全、人类健康和铁道交通事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。 
    二是评建结合,夯实创新平台。学位制度的实施强化了学科专业水平评估,推动了学科学位和创新平台建设。我校前两期“211工程”和“985工程”二期建设成效均获验收专家全票“优秀”评价。2007年,17个“十五”国家重点学科一次性通过国家验收,6个一级学科、12个二级学科被评为“十一五”国家重点学科。在2002-2004年全国一级学科评估中,5个一级学科名列前五,16个一级学科名列前十。在2007-2009年全国一级学科评估中,材料科学与工程、冶金工程、矿业工程名列第二,基础医学并列第一。学校建成国家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5个,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6个,国家精品课程46门,在全国高校首创“创新型高级工程人才实验班”。学校还建设了一批深度融入国家创新体系的创新平台,其中,粉末冶金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在2008年、2010年国家发改委的验收评价中,两次获得全国第一。 
    三是以研促学,注重创新教育。《学位条例》对各层次学位无一例外地要求具有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,博士学位更是要求在科学或技术领域“做出创造性的成果”,这对教师科研和学生创新都是有力的鞭策和促进。我校历来注重创新教育,学士学位教育就十分强调创新能力培养,让本科生及早接触科研,接受科学训练,培养了一大批创新创业型杰出人才。其中,有“技术狂人”之称的比亚迪公司创始人王传福,在我校读本科时就开始接触电池研究,为后来创办中国第一、全球第二的充电电池制造企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,目前,他所打造的涉及IT、汽车和新能源三大产业的企业遍布全球,荣获2010年“节能中国贡献奖”,入选“全球最具创新力企业50强”,在去年九月深圳特区成立三十周年纪念大会上,他向胡锦涛总书记和大会汇报了创新创业的辉煌历程。 
    我校研究生教育更是注重把学生带进重大科研项目,接受高水平科研训练。例如,“硫化矿电位调控浮选理论与实践”项目解决了我国复杂铅锌硫化矿浮选分离难题,获2000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,并从中产生了2篇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;“高性能炭/炭航空制动材料的制备技术”项目支撑了高性能航空制动材料的国产化,并为我国航天火箭发动机提供了系列关键零部件,获2004年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,该项目的6名获奖者中,有4人是当时的在读研究生;国家973项目“提高铝材质量的基础研究”,有效解决现阶段我国铝工业持续发展中的资源保障、节能降耗、深度加工等三大难题,将我国铝资源经济利用保证年限由10年延长到60年,获2007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,15名获奖者中,有7名是在读研究生。 
    30年来,中南大学为我国有色金属、医疗卫生和铁道交通等事业发展培养了近20万名学士和3万余名硕士与博士,造就了一大批引领和推动行业科技进步的高端人才。这些人才在回顾成功经历的时候,都深感受益于在校攻读学位期间所获得的创新创业教育。 
【记者】谢谢您以中南大学为例,生动有力地诠释了学位制度的“力量”。最后,请问您对新形势下我国学位制度建设有怎样的期待? 
【黄伯云】“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”。值得期待的是,在我国加快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、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的新的发展机遇期,学位制度建设应当而且可以大有作为! 
    新形势下的学位制度建设,一是学位质量标准要反映“中国特色、世界水平”的深刻内涵,二是学位层次结构要适应国家“由大到强”的战略需要,两者互相联系并且相互支持。其中,“中国特色”就是要符合中国国情、满足国家需要,“世界水平”就是要坚持世界标准、立足学术前沿。由此,我们必须进一步科学界定各层次类型的学位质量标准,动态优化学位类型层次结构和区域布局,不断拓展学位制度与国情结合的深度,提升学位制度与国际学术前沿对接的高度。譬如,根据博士生就业取向越来越多元化的趋势,可增设一些应用型或者是职业型的博士学位;为真正衡量出学生特别是博士生的创新能力与水平,建议“关口后移”,加强学位论文答辩环节的现场测评,建议“评价外移”,教育行政部门主要加强培养条件的建设和评估,质量评估可以更多地交给用人单位、学术同行和社会评估机构。 
    我们相信,学位制度“由大到强”的发展过程,就是实现“中国特色”和“世界水平”相统一的进程。让我们抓住国家制定实施教育发展纲要的机遇,紧扣质量和创新主题,与时俱进,改革创新,再创辉煌!



上一篇:顶:2018年中南大学自考招生简章

下一篇:湘雅三医院全面启用就诊“一卡通”

招生办电话:0731-88828943   在线服务QQ:657085076 (全天)
地址:湖南省,长沙市,中南大学自考招生办公室    
湘ICP备08005344号 管理系统 技术支持:海闻网络
版权所有:中南大学自考招生网